主要著作: 1,《故宫学与明代政治——故宫学与明清政治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与赵轶峰共同主编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年,29.9万字。 2,《中国版画全集•明代版画卷》(主编),紫禁城出版社,2011年12月。 3,《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》(第二卷),主编之一,九州出版社,2011年5月。 4,《十六—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1年1月。 5,《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》(第一卷),主编之一,九州出版社,2009年11月。 6,《故宫问学》,紫禁城出版社,2009年9月。 7,《于右任先生墨宝续编》,副主编,紫禁城出版社,2009年1月。 8,《中国龙小百科》,商务印书馆(香港)有限公司,2008年7月。 9,《故宫》,主编,紫禁城出版社,2007年12月重印。 10,《中国古陶瓷研究(第13辑)》,主编,紫禁城出版社,2007年11月。 主要论文: 1,《故宫博物院创始人李石曾》,《济南大学学报》,2015年第2期。 2,《如何天下兴亡事,单单问责于士林——评简雄新作〈浮世的晚风〉》(与余同元合撰),《社会科学论坛》,2015年第10期。 3,《故宫学研究所第三年——我的2013年学术档案》,《云梦学刊》,2015年第1期。 4,《有关管平湖生平的几个问题》,《江南大学学报》,2015年第1期。 5,《晚明江南琴坛的繁盛》,《历史教学》(下半月刊),2014年第2期。 6,《明代科举与出版业的关系——以汤宾尹为例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,2013年第2期。 7,《故宫学研究所第二年——我的2012年学术档案》,《云梦学刊》,2013年第6期。 8,《正考父校诗说评议》,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3年第3期。 9,《戴文葆先生与编辑史研究》,《济南大学学报》,2013年第1期。 10,《南宋出版业考述》,《古代文明》,2013年第2期。 11,《故宫钱币收藏研究的意义》,《中国钱币》,2013年第4期。 12,《收藏的历史》,《文博》,2013年第5期。 13,《光绪朝清宫演戏的经济支出》,《戏曲艺术》,2013年第2期。 14,《胡正言生平及其“饾版”、“拱花”技术》,《美术研究》,2013年第3期。 15,《在故宫学研究所一年——我的2011年学术档案》,《云梦学刊》,2013年第1期。 16,《故宫博物院与故宫学》,《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,2012年第6期。 17,《明代木刻书籍版画艺术》,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》,2012年第6期。 18,《戴文葆先生与编辑史研究》,《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——戴文葆先生90诞辰纪念文集》,人民出版社,2012年10月。 19,《故宫学研究的对象与体系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4期。 20,《(故宫学研究)主持人的话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4期。 21,《从故宫学研究所看学术管理》,《云梦学刊》2012年第4期。 22,《故宫学视野下的清朝宫廷戏剧文献》,《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论文集》,湖北人民出版社,2012年6月。 23,《<嘉兴藏>的刊刻及其在日本的流播》,赵轶峰、万明主编《世界大变迁视角下的明代中国: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12年6月。 24,《秦浙江郡考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2年第2期;《历史学文摘》2012年第3期。 25,《毛晋父子校刻佛典书目考》(与郑伟章、胡艳杰合作),沈乃文主编《版本目录学研究》第3辑,国家图书馆出版社,2012年1月。 26,《风移斑驳墙 珊珊可爱影——2011年出版大事记》,《编辑之友》2012年第1期。 27,《明代杭州私人刻书机构的新考察》,《浙江学刊》2012年第1期。 28,《毛晋与<嘉兴藏>关系考辨》,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(第十一辑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1年12月。 29,《四库学与故宫学》,《云梦学刊》2011年第6期。 30,《〈舶载书目〉与中日书籍交流——基于佛教书目的研究》,《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: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1年10月。 31,《郑珉中先生的古琴鉴定》,《琴学荟萃:第二届“古琴的音乐美学与人文精神”跨领域、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齐鲁书社,2011年10月。 32,《<嘉兴藏>的刊刻及其在日本的流播》,《古代文明》2011年第4期。 33,《<十六—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>自序》,《出版史料》2011年第3期。 34,《故宫博物院藏古琴与郑珉中先生的古琴鉴定》,《2010年中国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西泠印社出版社,2011年8月。 35,《故宫博物院清朝宫廷戏剧文献收藏现状》,《戏曲艺术(中国戏曲学院学报)》2011年第3期;《舞台艺术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)2012年第1期。 36,《论明代杭州私人刻书的地位》,《第七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印刷工业出版社,2011年7月。 37,《论明代杭州私人出版的地位》,《明太祖与凤阳》,黄山书社,2011年6月。 38,《胡正言十竹斋版画艺术》,《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湖南人民出版社,2011年6月。 39,《明代刻书地图的重建——以明代杭州私人出版为个案》,《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》(第二卷),九州出版社,2011年5月。 40,《明代工部尚书雷礼生平考略》,《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》(第六辑),紫禁城出版社,2011年4月。 41,《明代科举、党争与出版的关系——以汤宾尹为中心》,《高拱、明代政治及其他》,河南大学出版社,2011年4月。 42,《我的2010年学术档案》,《云梦学刊》2011年第2期。 43,《海关造册处与中国近代出版》,《出版文化的新世界:香港与上海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1年2月。 44,《2010年出版大事记》,《编辑之友》2011年第1期。 45,《胡正言十竹斋版画艺术》,《中国版画全集·画谱卷》,紫禁城出版社,2010年12月。 46,《〈汲古阁刻经考略〉指误》,《图书馆杂志》2010年第10期。 47,《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》,《云梦学刊》2010年第3期;《明清史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)2010年第8期。 48,《文化遗产图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10年7月21日。 49,《板凳宁坐十年冷,文章不著一字空》(下),《编辑之友》2010年第7期。 50,《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成就与特色》,《中国史研究动态》2010年第6期。 51,《明代工部尚书雷礼生平考略》,《雷礼与“样式雷”建筑文化——纪念雷礼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,2010年5月。 52,《板凳宁坐十年冷,文章不著一字空》(上),《编辑之友》2010年第5期。 53,《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》,《云梦学刊》2010年第3期。 54,《10—14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汉文大藏经交流》,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2009年第6期;《宗教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)2010年第2期。 55,《10—14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汉文大藏经交流》,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2009年第6期。 56,《<嘉兴藏>与<铁眼藏>》,《(复旦史学集刊)江南与中外交流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9年11月。 57,《清代前期的满文教育与满文出版》,《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》(第一卷),九州出版社,2009年11月。 58,《记<中国出版通史>的前期策划》,《亲历新中国出版六十年》,河南大学出版社,2009年10月。 59,《论清代前期满文出版的特色》,《明清史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)2009年第10期。 60,《10—14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出版交流——汉文大藏经的考察》,《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百家出版社,2009年10月。 61,《龙的艺术发展演变是一部无声诗史》,《2007濮阳龙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,2009年9月。 62,《雪泥几鸿爪 苔庭留履痕——新中国60年出版大事记》,《编辑之友》2009年第9期。 63,《曹寅刻书考论(上篇)》,《明清论丛》第九辑,紫禁城出版社,2009年8月。 64,《马国翰与<玉函山房辑佚书>》,《济南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4期。 65,《扬州诗局刊刻<全唐诗>研究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2期;《明清史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)2009年第6期。 66,《明代观政进士制度》,《第12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9年4月。 67,《地方志古陶瓷史料价值概述》,《故宫学刊》总第四辑,紫禁城出版社,2009年3月。 68,《扬州诗局刊刻<全唐诗>研究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09年第2期。 69,《论清代前期满文出版的特色》,《河南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09年第1期;《明清史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)2009年第10期。 70,《我和中国出版史研究》,《天一阁文丛》第6辑,宁波出版社,2008年12月。 71,《清代初期的满文教育与满文译书出版》,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》第5辑(2008年),中华书局,2008年11月。 72,《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》,《编辑之友》2008年第6期。 73,《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——忆张知寒先生》,《风徽永存——张知寒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文集》,山东友谊出版社,2008年9月。 74,《明代观政进士制度》,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08年第5期。 75,《百年来出土的两汉简牍》,《济南大学学报》2008年第5期。 76,《〈中国地方志中的陶瓷史料〉序言》,《中国地方志中的陶瓷史料》卷首,学苑出版社,2008年8月。 77,《<清文翻译全藏经>书名、修书机构、翻译刻印时间考》,《法鼓佛学学报》第二期,2008年6月。 78,《<清文翻译全藏经>丛考》,《满语研究》2008年第2期。 79,《我和中国出版史研究》,《出版史料》2008年第1期。 80,《<清文翻译全藏经>翻译刻印起止时间研究》,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集》,新华出版社,2008年1月。 81,《袁了凡生卒年考》,《中国道教》2007年第6期。 82,《〈祥云轩红山玉龙鉴藏与真伪辨析〉序》,《祥云轩红山玉龙鉴藏与真伪辨析》卷首,蓝天出版社,2007年11月。 83,《〈清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〉序言》,《清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》卷首,广陵书社,2007年11月。 84,《清代前期的满文教育与满文出版》,《清代宫史探析》,紫禁城出版社,2007年8月。 85,《袁了凡生平事迹考述(上)——袁了凡的家世、生卒年和籍贯考》,《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,天津古籍出版社,2007年7月。 86,《台现代水墨画先驱刘国松》,《澳门日报》2007年6月11日。 87,《清代辑佚第一大家马国翰》,《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》,河南大学出版社,2007年5月。 88,《既为儒又为商的编辑家毛晋》,《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》,河南大学出版社,2007年5月。 89,《毛晋刻书活动考论》,《明史研究论丛》(第七辑),紫禁城出版社,2007年4月。 90,《满文的创制》,《文史知识》2007年第1期。 91,《清宫档案与内府刻书研究——<清代内府刻书档案资料汇编>序》,《华学》(第八辑),紫禁城出版社,2006年8月。 92,《有关袁了凡生平的几个问题》,《明清论丛》(第七辑),紫禁城出版社,2006年8月。 主要研究项目: 1,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《故宫博物院藏<嘉兴藏>研究》(2010年) 2.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《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整理与研究》(集体,2011年) 3.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清代宫廷戏曲研究》(集体,2012年) |